日军为了防止这些劳工逃跑,用铁丝将这些劳工绑在一起,甚至将他们的肩胛骨串在一起,然后进行集体枪决。尸体堆积如山,日军挖掘的长150余米、宽80多米,比一个现代足球场还要大的坑都没能将这些尸体掩盖住。
而驻扎在这里的日军第八十混成旅团,整个旅团一共有五个步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辎重大队组成,一共八千余人。
第八十混成旅团指挥部,原田信夫正在指挥部之中喝着小酒唱着歌。从海拉尔要塞修成之后,他就率领部队进驻这里。一开始还在防范着苏军的入侵,每天都处于高度戒备之中。但是随着《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加上苏军被德国入侵之后,这种警戒心理也逐渐放松。特别是苏军在海拉尔附近的部队只剩下一个第十七集团军之后,原田信夫算是彻底放飞自我。
原本原田信夫有几次机会可以升迁担任乙种师团的师团长,但都被原田信夫拒绝。
“报告,旅团长阁下,关东军司令部急电!”
就在原田信夫喝完酒,准备今晚去找城内自己新娶的苏联女人时,一名参谋急匆匆地来到了原田信夫面前。
“司令部急电?”
原田信夫不由得一慌。一般司令部给第八十混成旅团发电,要么是确认海拉尔要塞情况,要么就是有大人物要来检查海拉尔要塞,让他提前准备,从未有过急电。
“哈衣!”
“苏军要打过来了?”
原田信夫一边接过信件一边询问道。在原田信夫看来,只有苏军要打过来了,司令部才会发急电。
“不是,是命令我们立刻南下,增援第一师团!”
“纳尼?”
听见参谋的话,原田信夫一头雾水,显然想不到支援第一师团和他的第八十混成旅团有什么关系。
“阿尔山要塞被抗联攻占,第一师团负责夺回阿尔山要塞,可能战况有些不利,所以命令我们支援第一师团!”
参谋看着此时已经胖了几圈的旅团长,无奈地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汇报了一下。
“还有这种事情,你怎么不和我汇报?”
参谋低着头不说话。
原田信夫思索了一下道:“命令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队支援第一师团吧,让参谋长率军支援!”
“旅团长阁下,我们这里只留下一个步兵大队,是不是人数有些不够?”
参谋低声提醒道。
原田信夫摇了摇头道:“不用担心,海拉尔要塞坚如磐石!”
“哈衣!我这就去下令。”
海拉尔要塞地处偏僻,驻扎在这里的日军原本是精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精锐也逐渐被磨平了棱角。特别是随着第八十混成旅团开始和苏军部队做起了走私生意之后,整个部队的风气已经越来越差。
原田信夫也不管这些事情,毕竟驻扎在这么偏僻的地方,环境又这么恶劣,如果管得太严,很容易让士兵有情绪,所以对士兵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原田信夫自己也是整个第八十混成旅团最大的走私商之一。
与此同时,乌诺尔要塞。
此时的乌诺尔要塞还没有完全建成。按照日军的计划,乌诺尔要塞建成之后应该是一处长达1276公里的要塞。这个要塞是关东军国境要塞中的重要一环,是西侧正面战略方向,西起牙克石,东至博克图。
整个乌诺尔要塞分为乌奴耳阵地、博克图阵地、免渡河阵地、牙克石阵地。主阵地位于乌奴耳二道梁子,围绕山体构筑有永久工事碉堡、掩蔽部、观察所、指挥所、炮兵阵地、掩体及大量的交通壕、战壕、水井、蓄水池等工事一百余个。
此时刚刚修建完成了乌奴耳阵地、博克图阵地,其余几个阵地还在修建之中。负责监督修建要塞的是日军一一九师团,看押着一共有七万名劳工。
……
……
……
这一章不是水,只是有些历史我觉得应该提起来让人记住,比如海拉尔的万人坑,估计很少人知道,我去过,也见过,所以写到这里就详细写了一下。
还有乌诺尔要塞也叫乌奴耳要塞,因为翻译问题,两个名字都对。
乌诺尔要塞
此时已经天黑,但是乌诺尔要塞工地之上却依旧十分忙碌。
大量面黄肌瘦的劳工在还未开冻的土地上挖掘着冻土,被冰冻的地面十分坚硬,需要花费大量力气才能够挖出泥土。
鬼子士兵站在一些高处,监督着这些劳工工作。
为鬼子修建要塞的这些劳工,大部分都是被鬼子骗来的。鬼子骗人的理由,一般和后世差不多,都是高薪招聘,每个月有一到两大洋,去什么地方种地,或者是修东西。
民国几乎每年都有天灾,只要出现天灾就会出现招工的人。这些人把骗来的人带给鬼子,只要到了鬼子手中,这些劳工能活下来的概率不足十分之二。
后世统计过,从 1931 年开始,鬼子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