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孟德多好的表字,他会喜欢的。
&esp;&esp;如果不喜欢——陛下都赐下表字了,不喜欢也得喜欢,没有拒绝的份。
&esp;&esp;[魏武帝]:对了,你既然认识操,那肯定也认识旁人吧?袁绍你认识吗?不行,袁绍不在群里。
&esp;&esp;[魏武帝]:孙权你认不认识,他小名叫什么你可知道?还有刘备,刘备应该认识吧?汉室宗亲呢!
&esp;&esp;[秦意秋]:……
&esp;&esp;[东吴大帝]:你清醒一点,你十五岁的时候朕还没出生呢。
&esp;&esp;郭嘉也干咳了一声提醒明公:
&esp;&esp;“大秦哪儿来的汉室宗亲?怕是刘玄德的先祖中山靖王刘胜都没有出生。”
&esp;&esp;曹操木着脸:
&esp;&esp;“哎,怎么只有我们几人在群里?要是多来几个,不就能替操分担了吗?”
&esp;&esp;郭嘉同情地看了一眼主公。
&esp;&esp;结果群里那位大秦公主说道——
&esp;&esp;[秦意秋]:孙权刘备我不认得,但是我认得阿彧和阿嘉。
&esp;&esp;荀彧:……这个阿彧不会是我吧?
&esp;&esp;郭嘉:……主公十五岁的时候,嘉不是才出生吗?
&esp;&esp;[秦意秋]:下回去荀氏和郭氏拜访,我再拍照发给你们看,嘻嘻嘻。
&esp;&esp;两位谋士齐齐谴责地看向曹公。
&esp;&esp;要不是曹操非要拖别人下水,他们也不至于被拉出来共沉沦。
&esp;&esp;曹操坚决不看他们的眼睛:
&esp;&esp;“操也不想的。”
&esp;&esp;郭嘉悲愤不已:
&esp;&esp;“嘉才出生!万一叫公主瞧见嘉尿床,再拍了照放出来,嘉岂不是一世英名要毁于一旦?!”
&esp;&esp;曹操大喜,这样不就有人比他更社死了吗?
&esp;&esp;不是,现在可不是高兴的时候。
&esp;&esp;曹操连忙正色:
&esp;&esp;“奉孝多虑了,那阿嘉还不一定是你呢。”
&esp;&esp;郭嘉:呵呵。
&esp;&esp;去郭氏找的阿嘉还能是谁?
&esp;&esp;第257章 不就是红名插件、千里传送、随身包裹
&esp;&esp;为了防止秦意秋说出更多的人,比如阿坚之类的,孙权果断开口转移了话题。
&esp;&esp;[东吴大帝]:东秦史官,曹孟德三顾茅庐,然后呢?
&esp;&esp;[东秦史官]:然后秦先生就出山了。
&esp;&esp;[东吴大帝]:没有一个过程的吗?
&esp;&esp;[东秦史官]:过程?什么过程?
&esp;&esp;史官思索片刻。
&esp;&esp;史官恍然大悟。
&esp;&esp;[东秦史官]:第一次登门之后,太子殿下感慨曹州牧个头和他父亲的佩剑一样高算吗?
&esp;&esp;[东吴大帝]:噗!
&esp;&esp;曹操:……
&esp;&esp;[唐太宗]:朕和始皇帝差不多高,如此说来,魏武帝岂不是和朕的佩剑也差不多高了?
&esp;&esp;曹操:……有你什么事?
&esp;&esp;个头高了不起啊!
&esp;&esp;[唐宣宗]:那还是不太一样的,太宗皇帝您忘了,您的剑是杀敌的,长度比较正常。始皇帝那把剑是礼器,比寻常剑还要长得多。
&esp;&esp;[唐太宗]:也对。
&esp;&esp;[汉高祖]:汉武帝,你怎么不说话?平时一提到秦皇唐皇,你不就要跳出去争个高下吗?
&esp;&esp;个头不到一米九的刘彻不想说话。
&esp;&esp;汉武帝的身高虽然没有记载,但《西京杂记》中写过他下葬时使用的金缕玉衣高度大概在188米。金缕玉衣是包裹全身的,所以大致推测他身高也在一米八到一米九之间。
&esp;&esp;当然,前提是这本《西京杂记》记载可信。这本杂记记载的其实是长安中那些流传甚广的传闻,其中大部分传闻都怪诞不经,可信度存疑。
&esp;&esp;不过金缕玉衣的高度这个,一般来说只会夸大不会减少,毕竟古人很爱把身高长度之类的往夸张里说。
&esp;&e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