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个官职只是权宜之计,如今宋叙立下大功回到京师,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出仕。
&esp;&esp;而他的官职,也从太常丞变成了礼部郎中。
&esp;&esp;除了给宋叙升官外,霍翎还给宋叙赐了一套府邸。
&esp;&esp;也是巧了,这套府邸就在梨酒巷子,就在丁景焕对门。
&esp;&esp;家具齐全,干净整洁,只要去牙行聘两三个伺候的下人,就能轻轻松松拎行李入住。
&esp;&esp;文盛安莫名有种“太后当着自己的面,挖自己墙角”的感觉。
&esp;&esp;他摇摇头,挥走这种古怪的感觉,不无遗憾道:“我原本还想将你调来吏部帮忙。没想到太后会将你安排去礼部,在陆杭那老狐狸手底下干活。”
&esp;&esp;第108章 【武试】
&esp;&esp;这天下英才,不敢说多如繁星,也绝不在少数。但能够入霍翎眼,又能为她所用的,不过寥寥。
&esp;&esp;对宋叙的安排,只是霍翎闲来一笔。眼下,她还有其它心事。
&esp;&esp;霍翎对朝政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先帝。
&esp;&esp;先帝在位时,一直着手削弱勋贵,打压世家,提拔寒门。
&esp;&esp;霍翎任皇后期间,也一直在配合先帝做这些事情。
&esp;&esp;等到先帝驾崩后,朝廷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危机,霍翎最先要做的就是稳定朝政,让政权平稳过渡,不要产生更多动荡。
&esp;&esp;所以这两年时间里,霍翎基本都是沿用了景元朝的政策,没有做太大改动。
&esp;&esp;就连朝臣,除了她提拔起来的一批心腹,其余的都是景元朝就已经崭露头角。
&esp;&esp;随着燕北战事告一段落,朝廷也从先帝驾崩的阴影里慢慢走了出来,霍翎自然也有意推行一些新的政策。
&esp;&esp;自从端王府和柳国公府倒台后,勋贵的声势就不如以往了。
&esp;&esp;世家在朝堂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以她如今的威望,直接和世家冲突并非明智之举。
&esp;&esp;想要一点点磨去世家的羽翼,还是得着眼于提拔一批寒门出身的官员。
&esp;&esp;就在霍翎琢磨该以什么方式提拔寒门官员时,她收到了安鸿羽的折子。
&esp;&esp;安鸿羽是个闲不住的人,在燕北吃了几十年风沙,骤然回到京师这富贵繁华地,他颇不适应。
&esp;&esp;等伤势略有好转,他就去了辉武阁和周嘉慕作伴。
&esp;&esp;周嘉慕的资历远远不如安鸿羽,但一来,安鸿羽得过霍翎的吩咐;二来,周嘉慕是有真才实学的。
&esp;&esp;两人相处颇为融洽,经常在一起讨论兵事,切磋推演。
&esp;&esp;安鸿羽也在讨论的过程中,慢慢复盘了自己这些年领兵打仗的经验,最后花了点儿功夫,将他的经验都写进了折子里。
&esp;&esp;霍翎收到折子后,反复看了好几遍。
&esp;&esp;原本困扰她多时的问题,倒是有了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esp;&esp;
&esp;&esp;周嘉慕收到霍翎传召时,正在练武场里活动筋骨。
&esp;&esp;他不敢耽搁,回屋简单擦洗一番,又换了身干净整洁的衣服,这才急急忙忙随崔弘益进宫。
&esp;&esp;霍翎已经从西郊搬回了皇宫。
&esp;&esp;寿宁宫里的垂丝海棠也到了花期,红白相间,轻盈飘逸。
&esp;&esp;宫人伺候霍翎起身时,特意给霍翎选了一条应景的长裙。她的长发也只是用一根发簪随意挽起,散在耳后。手腕素净,没有佩戴镯子,只在耳际戴了一对粉珍珠。
&esp;&esp;反倒是立在她身后的宫人内侍,再到周嘉慕自己,都是一丝不苟,穿戴着符合自己品阶、身份的服饰。
&esp;&esp;两人是旧相识,霍翎倒也不急着一上来就说正事:“在辉武阁待得怎么样?”
&esp;&esp;说到这个,周嘉慕高兴道:“以前在燕西驻守时,既没有太多时间,也没有太多精力去翻看兵书,整理自己所得。辉武阁里收录有历代兵书,这两年里我翻看了不少,感觉整个人都沉淀了下来。”
&esp;&esp;霍翎观其神色,并无太多勉强,可见说的是心里话。
&esp;&esp;辉武阁大学生是个闲职,如果让一个骨子里追求安逸的人在那里待两年,说不定人就要废掉了。
&esp;&esp;但对于周嘉慕这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