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BL耽美>情欲小说>东晋北府一丘八>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62(4 / 6)

胜之局,而如果再拖上一个月以上,那反而胜负难料了。”

刘穆之笑了起来:“那陶长史,请你当着这满殿文武军吏们的面,说说理由吧,呃,如果这事事关军机,不可外泄,我现在也可以让大家离场。”

陶渊明笑道:“这不是什么大机密,我相信在场的也全是大晋的忠臣良将,断然不会把这些原因外泄。其实,这就跟当年刘大帅京口建议,推翻桓玄一样,打的是速度和气势,我虽然不太懂军事,但经历了几次这样的事情后,也悟出了这个道理,这一战,我们就是要明着大张旗鼓地,以最快的速度出击江州,如此,则会让江州当地的豪强们,站在我们这边,而不是敌人那里!”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刘虔之:“刘太守,当年你们第一时间就加入了刘大帅的建义部队,请问如果刘大帅当时只有几百人,按常理说,他应该是逃向江北,与刘毅会合,再召集江北那里的北府军将士以图起事,如果是这样做的话,你们三兄弟还会加入刘大帅吗?”

刘虔之咬了咬牙:“这种扯旗造反的事,有进无退,要是不敢攻击建康,反而是退往江北,那注定是要失败的,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象刘敬宣他们那样逃到南燕,所以我们兄弟是不会追随不敢一战的刘裕的。”

陶渊明笑了起来:“这就是了,还有庾公,当年刘大帅京口建义,三天内连战连胜,直到建康城外,但当时他们的人马不过两千多,却要对战桓楚的五万大军,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城中的世家也暗中和刘大帅联系,答应加入他们这方,难道你们在这时候,就敢把身家性命压在兵力不足楚军十分之一的京口刘裕身上?是什么原因让你敢这样判断的?”

庾悦得意地说道:“当年刘大帅虽然兵少,但气势如虹,两三天内连续几场恶战大战,击败了楚军最精锐的部队,把吴甫之,皇甫敷这几个楚军最强的将领也斩杀了,桓玄这时候虽然派出了十倍于刘裕的大军,但这大军一半以上是以前的北府军老兵,这些人根本不会为桓玄死战的,很可能临阵倒戈,而楚军早已经丧胆,气势上完全被建义部队所压制,这胜负是一眼就能看清的,我们不站在胜利者一边,难道还要继续保桓玄这个篡位的反贼吗?”

陶渊明满意地点头道:“这就是了,刘大帅当年不以兵少而退缩,连战连胜,虽然本身损失也不小,但是会有更多的人加入,相反楚军虽众,却已经气势上完全给压制,看到京口义士就发抖,想逃跑,连桓玄本人都不抱胜利的希望,随时想溜,这样的人心向背和两军气势,早就决定了胜负。”

“我们今天也是同样的情况,徐道覆气势汹汹,联合天道盟的妖人们,偷袭而来的这一波,是他们全力一击,也最有把握的一次进攻,这次进攻给挡下,徐道覆几乎是单骑逃跑,连江夏的守军都带走,放弃了江夏这样重要的港口,这说明这个妖贼大将,同样已经丧胆,现在的大江两岸,从荆州到江州,每个人都知道战争的主动权已经到了我们大晋这一边,妖贼顾不得两头,只能全力集中剩余的兵力,靠了数量优势,先挡住刘大帅从建康的出击,只有守住了历阳到雷池,左里这一线,稳定了前线,才有可能再次回头过来攻打荆州。这也是徐道覆如此匆匆离开的原因。”

庾悦眨了眨眼睛:“可是,妖贼不是有军队到了江州了吗,他们也可以收拾江州,还有荆南湘州一带的局势,集结仍然附逆于他们的部队,起码保证退往岭南的通道吧。”

陶渊明冷笑道:“要是这时候想着回岭南,那不用打,这仗就已经输了,徐道覆要是有此意,早就先往岭南跑了,还要再东进与卢循会合什么?”

出征江州有奇策

朱超石笑了起来:“我们都以为陶公是天下名士,擅长吟诗作赋,或者说为国出使,唇枪舌剑,这是你的所长,可想不到,这战阵之事,军心士气,你也是一清二楚啊,真的是要让我们刮目相看了。”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先祖侃公,当年当上荆州刺史时,也被人看成不过是刀笔吏罢了,不会打仗,可是他在乱世中,经历了无数大小的战斗,早就自行领悟了兵法奥义,我陶家的传家典籍中,也有十余篇兵法,皆是先祖侃公多年的心血,陶某不才,学得了一些皮毛,今天在这里献丑了。”

檀道济叹了口气:“你说的这些,都是深通兵法的,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充满了诈术和欺骗,那按陶公的看法,你这样全力出击江州,难道有把握逼降江州的这些土豪吗?”

陶渊明摇了摇头:“江州那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有象胡藩家族这样忠于朝廷的,也有六七个在历年来的战争中,有重要家族成员死在北府军手中,所以死忠于妖贼的那些盗匪山寨,但更多的,七成以上,则是摇摆不定的豪强,他们既不会倒向朝廷,也不会完全帮助妖贼,纯粹是看谁势力庞大就倒向谁。现在我们刚刚在马头大胜,徐道覆逃走的时候,不仅尽撤江夏守军,也会召集那些死硬派的江州驻军去加入他的部队,因为在妖贼内部,两个贼首也同样会有明争暗斗,若是真的光杆将领回去的徐道覆,恐怕小命都未必能保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