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这些新生代的将领,很多是出自兵家将门,或者是豪族大姓,从军也多是为了光宗耀祖,建功立业,真到生死关头,并不一定愿意舍了自己的性命来保护战友和同袍。”
“如果连自己的性命也可以为战友牺牲,又怎么会为了一点功劳,而伤了兄弟间的和气呢?王镇恶从军是为了恢复他们王家祖上的光荣,毕竟王猛是千古名相,而王镇恶从小被他祖父看重,更是自感责任重大,他投身军旅,加入你的手下,尽一切可能表现自己,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作为主将,带着千军万马打回关中,为前秦报仇的同时,也能再次重振王家的家名。”
“至于沈家兄弟,他们同样是不甘再受世家高门和北来老伧们的压制,有机会就想着借力翻身,掌握自己作为吴地大姓的命运。天师道能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就加入天师道,现在是你能给出更好的机会,就认你为大帅。寄奴,对于这点,你千万要保持清醒!”
刘裕的眉头一皱:“不用说得这么现实和冷酷吧,对于沈家,我可是救了他们全族人的性命,还给了他们今天的荣华富贵,我相信沈家五虎对我也是忠心耿耿的,绝不至于背叛。”
刘穆之淡然道:“那你怎么不说,平定吴地叛乱时,我们北府军可是击破了妖贼大军,杀了他们的父祖呢,虽然是那个同乡沈预告密,最后刘牢之的兵马将他们捕杀,但你当时也是军中大将,正常来看也是他们的杀父仇人啊。”
刘裕笑道:“他们全家作乱,当然是死罪,这点还要怨恨我?我能留他们一命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刘穆之叹了口气:“现在是不会,但以后如果涉及升迁和发展的利益冲突,比如要是跟王镇恶再次为了大功而争夺时,那对你的关系,可就会微妙了啊。”
刘裕沉声道:“我对于军功之事处置一向公平,王镇恶违令行事,就算有功我也没有计他功劳,这次大战就是如此,只是我已经贬了王镇恶为中兵参军,在我身边只能出谋划策,手下无一兵一卒,战后论功也在沈田子之下,我不知道这还让他沈家兄弟有何不满意的!”
五子良将争上位
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寄奴啊寄奴,你说,希乐为什么对你不满意,处处要跟你争个高下呢?”
刘裕的眼中瞳孔猛地一收缩,顿时无言以对。
刘穆之看着刘裕的眼睛,正色道:“其实你也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有本事,有心气的带兵大将,谁愿意屈居人下?就是无忌和阿寿,要不是你以前在战场上多次舍命救过他们,也不会对你死心踏地。现在,这个轮回宿命又到了王镇恶,沈田子,朱龄石和檀韶,哦不,他们檀家我觉得檀道济可能更胜一筹,还有孟怀玉的身上,这五个年轻人,可谓年轻一代将佐中出类拔粹之人,以后的北府军主帅,将会从他们中间选拔,而且,他们自己也明白这点,早就开始了暗中的互相较劲。”
刘裕咬了咬牙:“你的意思,沈田子和王镇恶之争,说到底并不是互相一时的骂战,而是想争上位?”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他们的来源不同,不象你们当年那样,一个新兵营,同吃同住同睡,一起操练,战场上作为最基层的士兵,一起流血作战,这份同生共死的感情,他们没有。王镇恶一入军中就是你的参军,一直在你身边听令传令,而沈田子则是带了数千人马来投奔,被你用作奇兵出击,屡立战功。他们跟朱龄石,檀道济,孟怀玉这些早就跟随你的人不同,两个都是外来的,所以肯定要相互间先争夺一下,只有压倒了对手,才能跟其他几位北府小将再争。”
刘裕叹了口气:“一直以来,也许是我真的忽视了这点,我没有意识到这些年轻人并没有象我们当年那样有过同队共练的兄弟之情,那这问题就有点严重了,只是,镇恶几乎从不领兵,一直在我身边当参军,传军令,就和刘钟一样,为何沈田子对刘钟不会如此呢?”
刘穆之笑道:“刘钟认识你的时间远远早于沈田子,再说他跟王氏兄弟处的好,在军中多是当执法军官,这就注定了他会得罪很多人,不太可能能这种执法军官的身份执掌北府。而且,说老实话,刘钟过于服从你的指令,自己的独立指挥能力不强,换言之,缺乏应变能力,上次水源之战时,他就是按你的命令在后面守水源,却不象孟龙符一样想着追击公孙五楼,擒敌大将,不管是不是为了换回慕容兰,起码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刘钟是个听令守成之人,并不是进取争权之将,这种人,不太可能居于北府军主帅之位。”
刘裕笑了起来:“小钟确实是这样的人,忠心耿耿,能完美地执行我的几乎每一条指令,从不质疑原因。”但他说到这里,轻轻地叹了口气,笑容也渐渐地消散,“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太过于服从我的意志,没有自己的主见,每次兵棋推演也是如此,一旦遇到意外情况,缺乏变通,所以,他是最好的执行者,让他执行军令,或者是作为副将去完成任务,最合适不过,但要让他作为主帅独当一面,那就超过他的能力了。”
说到这里,刘裕深吸了一口气:“他是将才,非帅才也。想必沈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