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喜事要向您汇报啊。”
拓跋绍精神一振,站起了身,大声道:“崔护卫,有何喜事,快快报来!”
崔浩笑道:“喜事可是不止一件啊,这第一件,就是各部大人忠心为国,遵守了承诺,他们回部落后,迅速地安定了部众,带上了亲卫,回来护驾啦。”
拓跋绍本能地想要叫好,一边的来福却沉声道:“且慢,崔护卫,各部大人不是去库房领绢帛吗?还要装车运出去,他们在平城北边的部落,散布在百里之内,一来一回,起码要三四个时辰,哪有这么快就回来的?”
崔浩不慌不忙地回道:“因为各部大人都没有出城,他们去了各自在城中的府邸,在府中有亲信的家人,让这些人带了那些绢帛出城回部落,告知城中的情况,而自己则集齐府中的部曲卫士,每家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两三百人,全都集中起来,回宫城护驾呢。”
拓跋绍面露喜色,低声对来福道:“看来这些草原上的部落大人,也不想在这次的从龙过程中落了后手,眼看着崔家这些汉人都来护驾了,他们也不想过太晚才来,不然事后论功行赏,他们的地位可就要下降了。汉人文臣都有数十上百的护院卫士,这些武将出身的部落大人们,只会更多。”
来福低声道:“就算如此,这些人一涌而入,目的难测,就连崔家自己的家丁部曲现在都没放入广场之中,我看,这些大人们也让他们暂居宫城外守卫,等夫人回来后,再行定夺的好。”
拓跋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门外说道:“崔护卫,就烦劳令尊传诏,让各部大人的勤王护卫和你们家的护卫一起,暂守宫城之外,等母妃回来再作定夺。你说的第二件喜事是什么呢?”
崔浩的声音都激动地在发抖,掩饰不住兴奋:“叔孙猎郎和拓跋猎郎不辱使命,已经拿下大反贼拓跋嗣,安同,于栗磾,就在广场之上!请大王处置。”
天命在身皇者心
这一下拓跋绍兴奋地直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了大门那里,连来福也无法拉住他,只能跟在后面急跑出去,守门的几个内侍非常识趣地打开大门,一股强光直投在拓跋绍的脸上,让他停下了脚步,看着跪在外面殿门那里的十余个以崔浩为首的护卫,他们的脸上,一个个都写满了兴奋,遍是汗水。
拓跋绍的眼角余光,投向了台阶之下的广场之上,只见几个手上脚上尽是镣铐的人,正站在广场之上,可不正是拓跋嗣,安同和于栗磾三人?而叔孙俊和拓跋磨浑,浑身甲胄,手持弓箭和步槊,带着十余个精悍的护卫,站在一边,看到殿门大开,齐声欢呼起来。
拓跋绍哈哈大笑起来:“拓跋嗣啊拓跋嗣,你也有今天!父皇,你看到了吗?害你的贼子们都捉来了,就在这里!”
来福厉声道:“崔护卫,你马上去把这三个恶贼全部斩杀,拿他们的首级,来祭奠先帝的在天之灵!”
崔浩站起身,面露难色:“这位公公,可能你不太明白朝廷的礼法,似此辈弑君大逆之恶贼,必须要明正典刑,以国法处置,这也是叔孙猎郎他们把他们生擒,押到此处的原因。而且,押他们进来时,这一路上这些贼人还贼心不死,口出恶语,污蔑大王和夫人,其用语之险恶,人臣闻之恨不得耳聋,刚才在外面的各部大人中,也有些私下里有了议论的,如果大王不数落他们的罪名就杀掉,可能有人会以为大王是杀人灭口,掩饰什么呢?!”
拓跋绍厉声道:“一派胡言!上次不是已经有万人和你当众作证了吗,各部大人不也是听得清清楚楚了吗?怎么就凭这几个贼人的几句话,又不信了?”
崔浩叹了口气:“因为大王和夫人上次强制各部大人以守灵的名义留下,实为人质,他们心中都有怨气,自然就会对大王的话存了几分怀疑,这次的事情,我们崔家一直没有留在这里守灵,而是主持朝中之事,有些人就会以为我们是串通一气,趁机夺权,他们都这么快带兵回来,其实就是不想让我们汉人世家,比如我们崔家主持大局,现在贼人已经拿获,大王最好还是当着各部大人,当着全军将士们的面,与这些恶贼当面对质,数落他们的罪行,如此,则真相大白于天下,再也无人可以毁大王的清白名声了。”
拓跋绍哈哈一笑:“这又有何难?崔护卫,那万人当时交给令尊下狱看管,现在请提来作人证。”
崔浩微微一笑,一指另一边的一辆马车:“家父一听到消息,已经把万人接来了,就是为了此事呢。毕竟当时我也是经历了先帝被刺的证人,也被他们怀疑,也需要自证清白呢。”
拓跋绍笑道:“你们还真的是万事准备周全,好,崔护卫,前面带路,我现在就跟你去,你把各部大人也全召集过来,每人只能带两个护卫,以免有奸人混在其中,伺机生乱。”
来福的脸色一变,急道:“大王且慢,夫人走前说过,万万不可离开此殿。”
崔浩看了一眼他身后的两仪殿,眉头一皱:“这殿小了点,放不下这么多人,而且里面阴暗,容易给贼人行刺或者是救人创造机会,这等公审,需要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这也是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