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但魏军现在已经进行总动员,二十万骑兵,旬月即可在草原上征发完毕,如果全部南下,以姚兴现在的实力,是挡不住的。”
孟怀玉睁大了眼睛:“二十万?说来就来吗?他北方这么多地方不要驻守?上次入中原,四十余万步骑,也是损失过半,这两三年的时间就能恢复?你怕是太高估了拓跋珪的实力吧。寄奴哥,你说是不是?!”
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了坐在树上,面带微笑的刘裕,刘裕摆了摆手:“你们继续讨论,大家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就当是军议好了。”
孟怀玉哈哈一笑:“看到没,寄奴哥也同意我的看法了。魏军要是真有实力,也不会让秦军渡河成功,在蒲坂一带扎营立足了,现在秦军立足已稳,进可攻击绛郡,霍邑,然后出霍州峡谷攻打太原,退可占据晋西南,得到关中和中原两个方向的支援,可谓不败之地啦。”
王镇恶摇了摇头:“可是你没有发现么,现在秦军的补给,都要从黄河对岸的关中来提供,如果魏军困住了秦军过河的这先头四万五千大军,然后阻断黄河上的供应,秦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孟怀玉的脸色一变:“这怎么可能?魏军的战马,在平地确实可以来回冲杀,秦军未必是对手,但黄河上怎么跑马?镇恶,这是军议,得说点靠谱的,不能嘴一张什么都来啊。”
王镇恶平静地说道:“我这就是兵法上的实际操作,要知道,黄河之水,自河套那里拐弯,向南流,自北而南隔开关中与并州,而且水流湍急,难以象我们京口蒜山渡口这里架渡船或者是浮桥通航,能架浮桥之处不过两地,一个是在西南角,潼关对面的蒲坂方向,这正是姚平先头部队渡河之处,而另一处,则是晋中平原的龙门那里。如果姚平离开了蒲坂,按你说的,向太原方向进发,那魏军可以切断他们和蒲坂方向的联系,把秦军困在河边,到了这步,秦军就危险了!”
孟龙符眉头一皱:“那还有姚兴的大军呢,他可以沿河与姚平并进,就算魏军在东岸围困秦军先头大军,他也可以随时过河补给,别的不说,两边加起来十余万精兵,在河上架桥总行的吧。比如这里,柴壁,这里就可以扎营固守,对面也可以随时援助。”
檀道济笑了起来,手里持着根木棍,一指那柴壁方向的黄河:“刚才镇恶不是说了么,黄河在这段水流湍急,可以做文章。如果魏军控制了河套那边的上游,可以顺流以火船或者是尖木桩编成的排阀顺河而下,莫说是浮桥,就算是木质的大桥,也会给这样冲垮了!”
他说着,木棍一挥,把柴壁这里架着的一道浮桥,一举打翻。
王仲德咬了咬牙:“那这么说,秦军就没有机会了吗?他们十万关中大军就不能也过河,扑向并州?”
檀道济摇了摇头:“不行,因为河套现在在魏军手上,姚兴之所以这回这么着急,就在于河套对于秦魏两国太过于重要了,一旦控制河套,就可以进入岭北,继而从北方威胁关中,无论是已经叛离的赫连勃勃,还是魏军,都会趁关中空虚,从这个方向长驱直入,所以,关中留出十万以上的兵力,防范北方的外敌,是必须的,姚兴的十万大军,最多只能声援,绝不可能投入河东战场。”
北府终免手足残
孟龙符叹了口气:“这么说来,这仗就不应该打了?”
王镇恶笑了起来:“打是可以打,不过不是这样打,如果秦军真的想出兵攻魏,就应该联合南北二燕,再调动中原的部队,从这三个方向同时出动,甚至可以联合漠北新崛起的柔然,出大漠威胁阴山汗廷。只有让北魏四处分兵,而秦军以迅速的行动,攻取整个晋南平原,封锁太行山口,才有胜机。现在困守柴壁,战机已失,能退回一部分兵马,就算是胜利了,寄奴哥,你说,我的分析对吗?”
刘裕笑着点了点头:“你的想法,和战局发展,完全一样!”
檀道济的眉头深锁:“真的是在柴壁围困住了秦军吗?魏军如何做到的?”
刘裕说道:“魏国面对秦军的突然攻击,一边先是放弃晋西南的各州郡,集中兵力节节抵抗,但不据守大城,他们是作出一副失败撤军的模样,姚平为人轻功冒进,就追了上去,但因为缺乏骑兵,行动缓慢,所以在霍州峡谷一带,被魏军并州部队据险防守,再也不能前进。”
“十天之后,魏国在大漠动员的骑兵十二万,开始大量地从雁门,马邑方向进入并州,而他们在河套一带大布疑兵,派游骑四处,姚兴不知道哪路是魏军主力,所以他的关中十万大军不敢渡河,只是驻在龙门一带据河坚守,等到发现魏军主力扑向姚平时,已经来不及了,姚平在霍州一带被魏军击败,一路退向了你们指的柴壁营地,想要固守待援。”
王镇恶叹道:“这是死地啊,现在黄河正是水流湍急之时,即使勉强架起了浮桥,只要上游放船顺流而下,就可以将浮桥冲断,姚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留下部分部队拼死抵抗,掩护主力向蒲坂方向撤离,在野外把几万大军困守营地,不用几天就是粮尽矢绝,加上背水而战,岂有不败之理?”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