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啊?”很快里面传来一个声音。
一个年轻的小妇人开门,看见苏壹之后脸上一闪而过的讶异,她是郭有升的儿媳妇。
苏壹笑着道:“嫂子,我今天又不请自来了。四叔在家吗?”
“在,在呢,今天家公不当值,正好在家,快进来吧。”
苏壹指了指身后的驴车,“驴车上有些东西,还请嫂子把门槛撤了,让我把驴车赶进去。”
正说着话,里面传来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若娘,是谁来了?”
中年妇人也就是郭有升的妻子李氏一边说话一边往外走,她身量细长,头上插着一根银簪,穿着一件半旧的袄子,手上还沾着面粉。
“喲,这不是小壹吗?”
苏壹道:“前些日子因为荒地的事让四叔帮了忙,我今日特意上门道谢。”
若娘把门槛撤开,苏壹把驴车拉进去。
李氏笑着道:“多大点事啊,还值得你特意再跑一趟。”
苏壹道:“我前后几次找了四叔帮忙,也就是婶子和四叔大方没嫌弃我,如今入了冬过不了多久就是过年,我过来先给婶子和叔叔拜个早年。”
驴车赶进去,郭有升从堂屋里走出来。
苏壹打招呼,“四叔。”
郭有升点了点头,“来了。”
李氏对丈夫道:“你瞧这孩子多客气,硬是要因为之前荒地的事谢你。”
苏壹把盖在驴车上的麻布掀开,露出里面一筐子木炭,李氏在看见那些木炭之后脸上的笑意更明显。
苏壹道:“都是些平时家用的东西,四婶和四叔可别嫌弃。”
“不嫌弃不嫌弃。”李氏笑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她看向儿媳妇,“若娘,去给小壹泡些茶水。”
“好。”
苏壹正好看见蹲在院子里玩的小孩,从随身斜挎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竹蜻蜓。
“明哥儿,这个给你。”
李氏赶紧拦,“他还小,不用给他东西。”
“不是什么大东西,这是我自己做的。”苏壹把竹蜻蜓递给明哥儿摸了摸小孩头顶上的小揪揪,“明哥儿得有五岁了吧?”
郭有升摸着羊须胡道,“过了年就五岁了。”
郭有升和苏壹往屋里走,李氏道:“你们进去,我去灶房看看茶。”
苏壹一进来就感觉这屋里冷的很,还不如院子里暖和。
刚坐下后,若娘就端来茶水,苏壹起身之后又坐下。
苏壹喝一口水,并把热茶杯端起来暖手,“听说明年大槐树镇李举人的学堂要收学生,明哥儿既然年岁合适,不如去李举人那边试试?”
郭有升眼前一亮,“果真是好事,但我之前听说李举人已经有两年没收过学生了。”
苏壹道:“是小子刚刚没说清楚。李夫子这些年岁数大了,的确不怎么收学生,这次是李举人的大儿子,李秀才要收学生。那李秀才虽然只是秀才功名,但他身后可是有李举人这样的爹在,教书肯定差不了。”
郭有升点点头,明显听完这消息很高兴,“不错,你说的有理。”
两个人又说了一些话,中间李氏往屋里放了个炭盆来取暖。
苏壹把自己要朝廷邸报的事情说出来。
“我在村里消息闭塞,不知外面发生的事,那天我突然想起来朝廷会时常下发邸报,我就想着也要一份,好歹也能让我知道些外面发生的事情。”
郭有升如今心情很好,立马点头答应,“这没什么难的。”
苏壹笑道:“我想时常要着,不管是上面发到平安府的邸报,还是平安府往下发的邸报,我都要。这是个长远又麻烦的活计,所以我便想着,一百文一张,四叔觉得怎么样?”
郭有升这下是真惊讶了,“你想买邸报?”
苏壹点头。
两个人又商量好大一会儿,最终苏壹说动了郭有升,按照一份一百文的价格来买邸报,每月由他或者他派人过来拿。
…
大年初三,外面鞭竹炮响。
苏壹和沈从仪两个人趴在炕上看邸报。
原本沈从仪是拒绝趴在炕上看东西的,但最终还是抵不过苏壹的劝说,而且在炕上的确更暖和。
一共三份邸报,一份是年前由中央下发到地方的邸报,另外两份都是平安府往下发的邸报。
邸报中写的内容比较乏味无聊,事情也比较宽泛,中央下发的邸报内容多是一下赋税、法令、官员任免等信息,真正的机密不会往上面写。
苏壹一直看到最后,他突然眨了眨眼睛,抬头怀疑自己看错了,片刻后低头又看了一遍,
苏壹伸手拍了拍仪哥儿的肩膀,“仪哥儿,帮我翻译一下这句话。”
沈从仪顺从的接过苏壹递过来的邸报,念道:“佥都督冯子兴,在外不守军令,不尊奉朝廷发号,判斩立决。广平侯褚恒之,革职交部严加议处。”
苏壹思索,“褚?广
BL耽美